
菲律宾转变态度了?!
近期,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在北京出现,向外界发出了不寻常的信号。尽管杜特尔特已离任,但在关键时刻前往中国访问,表明中菲关系出现了重大问题,偏离了正常轨道。
鉴于美菲重新提出“南海仲裁案”,中菲关系再度紧张。在这关键时刻,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秘密访华,受到了了中方的高规格接待,甚至与中方领导人进行了会晤。
菲律宾国内对此并不知情,直到中方公布消息后才获知杜特尔特到访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在杜特尔特访华之后,菲律宾国内对此事展开了热烈讨论,舆论态度发生变化。虽然菲律宾对此的强烈反应可以理解,但同时也引起了美国的激烈反应。
得知杜特尔特访华后,菲律宾高层立即改变了态度。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表示愿意通过不同渠道与中方展开沟通,这体现了菲律宾政府改善中菲关系的积极态度。
小马科斯希望在未来的中菲会晤中提出解决南海问题并与中方进行讨论,表明了菲律宾政府在解决争议问题上持开放态度,希望通过对话与合作实现共赢。
菲律宾国内存在一定的亲美派系,但同样也有人希望能够保持中菲友好关系,这种内部矛盾使得菲律宾政府在中美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平衡。
据菲律宾媒体报道,小马科斯公开表示他已了解杜特尔特的中国私人访问情况和与中国政府的交谈内容。
他希望杜特尔特能在同中方会谈时提及中国船只在南海地区的活动问题,并和中方展开详细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小马科斯强调非常欢迎中菲能够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友善的沟通和交流。
小马科斯的公开表态显示,虽然杜特尔特总统访华一事在菲律宾国内引发激烈争议。
有人批评其“对北京唯命是从”,但菲律宾政府并未表达反对立场,反而希望杜特尔特的访华之旅能为中菲关系甚至南海问题带来积极影响和改变。
可以看出,杜特尔特的突然访华可谓是对菲律宾政治局势的颠覆,同时也将重新定义中菲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此外,虽然菲律宾国内对杜特尔特访华出现一些不同声音,但整体反应相对平淡。相反,美国对此事反应强烈。
不过,或许是因为杜特尔特这次的中国之行,美国媒体和西方公众借此机会广泛宣传国际刑事法院对菲律宾“毒品战争”的重新调查,直接将指责瞄准杜特尔特。
根据美联社报道,国际刑事法院决定继续调查菲律宾“毒品战争”,因为这个打击毒品行动共造成了数千人失去生命,性质较为恶劣,并将菲律宾的反对意见驳回。
可谓是无耻至极,因为菲律宾长期处在严重毒品问题的漩涡中,能够有如此大力度的打击毒品行动已是不易。
据菲律宾禁毒署数据,这个拥有1.1亿人口的国家至少有470万人涉嫌吸食毒品。在打击毒品行动开始之前,毒贩甚至可以公然在街头贩卖毒品。
毒品犯罪与抢劫、绑架、赌博和人口贩卖等问题紧密相连,这些还不算什么,问题更为严重的是,菲律宾的许多政府官员甚至还参与其中,并成为了那些涉毒人员的“保护伞”问题极其恶劣。
自2016年上台以来,杜特尔特在全国范围内执行了强硬的禁毒政策并发起大规模缉毒行动。
这些行动在菲律宾国内得到极大支持,其支持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然而,许多国外的“键盘侠”却指责这些行动涉嫌“非法杀人”。
菲律宾警方坚决表示,他们在打击毒品行动中遭遇到了武力抵抗逮捕的行为。于是,迫于无奈的菲律宾警方只能是予以还击。
而菲律宾的打击毒品行动可谓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累计抓获了约12万名涉毒人员,不过还是造成了数千人失去了生命。
2018年2月,国际刑事法院通知菲律宾政府将调查“菲律宾打击毒品行动是否违反人权”。但一月后,菲律宾外交部决定退出国际刑事法院。
2021年6月,国际刑事法院表示将寻求重启对该案的调查,重点关注菲律宾近年的禁毒行动是否涉嫌“反人类罪”。
然而,就在2021年结束时,国际刑事法院暂停了此项调查,菲律宾方面声称已自行调查相同指控,因此国际刑事法院没有干预权。
据《马尼拉时报》报道,杜特尔特对国际刑事法院的裁决持轻蔑态度。
他的前发言人罗克表示:“菲律宾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只有菲律宾本国法庭才有权审理菲律宾人民的任何罪行。这意味着,杜特尔特只会在菲律宾法庭和菲律宾法官面前对抗任何指控。”
国际刑事法院在杜特尔特访华时决定重新审查此案,时间上的巧合令人深思。
杜特尔特的目标是改善菲律宾与中国的关系,试图使两国关系回归正常轨道。然而,这显然并不符合某些势力的利益所愿。
菲律宾国内的政治格局非常复杂,强调家族势力的影响力。
小马科斯赢得总统大选,并非仅仅依靠家族和姻亲罗穆亚德斯家族的支持,还与杜特尔特家族和阿罗约家族有密切联系。小马科斯的许多举措必须考虑这两大家族的态度。
此外,作为有着执政联盟的小马科斯,他所领导的联盟内部也不是一条心。23年的上半年中,菲律宾的前总统阿罗约就曾挑战过小马科斯的表兄弟—罗穆亚德斯的众议长地位,但未能成功。
阿罗约
在这种情况下,小马科斯还需要争取菲律宾政坛其他势力的支持,巩固自己的地位。
一方面,他通过修补与中国关系、采取强硬立场,来拉拢国内的亲美势力;
另一方面,他在南海问题上制造事端,与美国签署新的军事协议,以维持对美国的关系。
然而,随着国内对美军入驻的反对声浪越来越高,小马科斯开始向中国释放信号,多次表示希望直接与中国对话。
然而,在传递友好信号和希望对话之际,菲军队等部门却不断进行南海问题的炒作,甚至发出要驱离中国渔船的威胁。
小马科斯回应杜特尔特访华一事时,强调乐于看到双方进行沟通交流,同时提及中国的海警和军舰活动,显示出菲方的“摇摆”态度。
就中国而言,菲方的这种外交态度是危险的。菲律宾作为美国殖民地,一旦重新倾向美国,将给华盛顿插手内部问题的机会,使一些事情不完全受马尼拉方面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选择了相对温和的道路,通过与中国友好派人士(如杜特尔特和阿罗约)交流,努力在不完全得罪中美任何一方的情况下,推动菲律宾重回杜特尔特时期的等距离外交路线。
然而,由于菲国内亲美势力的崛起和华盛顿拉拢菲律宾的行动,中国的战略需要时间来发挥作用。
总结来说,中美围绕菲律宾展开的外交博弈将继续进行。菲律宾国内的风向将继续在中美之间摇摆。
小马科斯将面临处理国内各势力平衡、理智处理中美关系的考验,他是否能在未来的五年任期内,引领菲律宾走上一条真正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务实外交路线,将会不断检验他的政治手腕。
